宣城市宣州区宝城社区立足社区实际,扎根群众生活,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积极搭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、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“同心桥”,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。
宣城市区(叶竞文 摄)
连心桥·心连心——说事室里听民意
宣州区宝城社区位于主城区,辖区有4884户、1.3万余人,获得过“全国‘4个100’最美志愿服务社区”“全国和谐社区”等殊荣。
宝城社区一楼的“莲姐说事室”,是以市人大代表、社区党委书记赵玉莲命名的人大代表工作室。自201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,赵玉莲化身民意“收集员”,积极参与人大代表履职活动,将群众呼声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44条,有19条被采纳,让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更有温度。
邮政大院小区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。基础设施老化严重,功能配套差、安全隐患多。面对群众的“窝心事”“闹心事”,赵玉莲组织辖区内的人大代表、居民代表广泛征求民意、深入走访居民,通过提交人大代表建议等契机进行呼吁。
2024年,宣城市提出按照“政府政策引导、业主自愿参与、试点项目先行”的思路,通过业主自筹资金在原址拆除重建的方式,实施老旧房屋“自主更新”,将邮政大院小区作为“自主更新”试点项目。
实施过程中,宝城社区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,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民主协商、民主决策,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。
2024年9月,在赵玉莲的推动下,由7名小区居民代表组成“自主更新”委员会,宣讲政策、动员搬迁。去年底以来,54户业主陆续签订“自主更新”协议,2025年2月完成腾退房屋,3月危房拆除结束。
最初的方案里,房型不能完全满足居民诉求。赵玉莲和居民代表找相关部门沟通,最终合理调整了规划设计方案,推动形成“居民提需求、人大代表梳问题、部门给方案”的良性互动机制,真正让项目建设汇聚民意、凝聚民智。
如今,项目正紧锣密鼓实施,小区居民热情高、干劲足。69岁的住户高萍是“自主更新”委员会委员,她一有空就去工地,分享一点一滴的进展。“我们参与了从立项到决策、从集资到建设的全过程。”她说,大家都当作自己的事情干,项目推进中没有一户不支持。
邮政大院小区的“自主更新”项目,正是“连心桥”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。
同心桥·同心干——议事厅里聚众力
在宝城社区,民主理念融入基层治理日常,坚持用民主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,构建起人大代表、社区群众与社区治理之间的议事机制与协商平台,位于社区一楼的“双桥议事厅”就是这样一座集思广益、凝聚共识的“同心桥”。
在“双桥议事厅”,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居民接待活动,倾听居民诉求,协调解决问题,创新形成了“群众说事、人大代表问事、集中议事、落实办事、督促成事”的“五事工作法”,让百姓议事、让百事可议。
群众“说事”随时来。凡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要事、社区建设发展的大事、美丽社区建设的实事、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,都可以来“双桥议事厅”反映表达,参与讨论。议的范畴、议的流程贴在墙上,一目了然。
人大代表上门“问事”。社区组建由人大代表、居民代表参加的“红心”“同心”“暖心”“贴心”“安心”五支志愿服务队,从周一到周五,志愿者到不同的服务对象家中,了解所思所想、所需所盼。李善菊是宣州区人大代表,兼任“贴心”服务队队长,主要面向独居老人群体,每周四她都主动上门,既是送温暖也是察实情,“问事”问到心坎上。在一次走访中,她察觉到76岁的王玉珍有“烦心事”,深入了解得知,所在单元楼公共区域有商户私自安装了监控,老人担心隐私泄露。她宽慰老人:“这事交给我。”经过沟通协调,监控顺利拆除,王玉珍现在逢人就夸:人大代表真贴心!
集中“议事”议充分。在辖区内,有一户二楼居民下水道改造过程中,一楼住户不同意从自家接新管道,楼上住户不愿分摊更换管道费用,意见僵持不下。人大代表邀请他们来到“议事厅”议一议,最终协商达成一致,从二楼住户家里另外接卫生间及厨房管道,其他住户也同意分摊费用。大家由衷点赞:“‘议事厅’搭建了沟通平台,议一议气也消了,事也圆满解决了。”
宝城社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,坚持有事多商量、决事多商量、做事多商量,形成“居民反映—人大代表介入—部门联动—协商解决”的有效机制。
从天然气管道进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南临时菜市场前新设红绿灯、宣城高铁站增设便民椅,到加大对高层小区电梯定期检修监管力度、加大对雨污分流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力度、加强对市区公交站台维护管理……一个个“民意清单”汇总形成一份份“建议清单”,一批社区治理难题和人大代表建议在共商共议中找到解题思路,群众的“想法”、人大代表的“说法”、民主的“做法”,正不断变为工作“办法”。(蒋华)